持續創新,共創共享
一、開篇:別被 “表面穩” 騙了 —— 低負荷運行的 “溫水煮青蛙” 陷阱
干污水處理的朋友常遇到一種誤區:覺得活性污泥負荷低點沒關系,出水看著清、運營好像也省心。但事實恰恰相反 —— 這就像 “溫水煮青蛙”,表面風平浪靜,底下隱患早就在累積。等問題集中爆發時(比如出水超標、系統癱瘓),處理起來的難度和成本,遠比一開始控制負荷要高得多。
今天咱們就把這件事說透:先搞懂 “什么是低負荷運行”,再拆解它的核心危害,最后聊聊怎么避免踩坑。
二、先搞懂:什么是 “活性污泥低負荷運行”?
簡單說,就是曝氣池里的活性污泥 “吃不飽”—— 給微生物的 “口糧”(污水中的 BOD、COD 等有機物)太少,打破了 “微生物代謝平衡”。具體可參考下表:

三、核心危害:5 大麻煩事,一個比一個棘手
低負荷運行的危害不是 “突然爆發”,而是 “慢慢滲透”,但每一個都可能讓系統 “癱瘓”,咱們逐個拆解:
? 具體表現:
a. 微生物長期 “吃不飽”,分解有機物的能力會退化 —— 平時污水污染少還能勉強達標,一旦水質波動(比如突然來高濃度污水),立馬 “扛不住”,COD、BOD 瞬間超標;
b. 體質弱的微生物會 “自溶”(被同類分解或自己破裂),曝氣池里的污泥量慢慢減少,剩下的全是 “老弱病殘”,就算后續想提負荷,也得重新培養新污泥,費錢又費時間。
這是污水處理廠的 “老大難”,而低負荷就是重要誘因:
? 背后原因:
低負荷時,微生物 “沒事干”,會瘋狂繁殖能適應低營養的 “絲狀菌”—— 這東西像 “蜘蛛網”,會纏繞正常的污泥絮體;
? 直接后果:
正常污泥絮體 “緊密重實”,能快速沉淀;被絲狀菌纏繞后,污泥會變松散、變輕,像 “棉花” 一樣飄在沉淀池里,出現 “污泥上浮”,出水帶著大量污泥(SS 超標好幾倍),還會堵塞后續管道和設備;
? 真實案例:
某污水廠因長期低負荷沒調整,沉淀池全是 “浮泥”,環保檢查亮紅燈,最后停產半個月,重新投加新污泥、培養活性,光整改就損失幾十萬。
別以為低負荷 “省錢”,隱性成本高到嚇人:

低負荷的污泥 “體質差”,脫水性能特別糟糕:
? 具體問題:
長期 “饑餓” 的污泥絮體松散,含大量膠體和結合水 —— 正常污泥脫水后含水率≤80%(能成型),低負荷污泥含水率常超 85%,甚至 90%,像 “爛泥巴” 一樣滴水;
? 連鎖麻煩:
a. 泥餅裝袋漏液、運輸污染道路;2. 含水率高→體積大,外運需更多車輛,處置成本翻倍;3. 堵塞脫水機濾布 / 濾帶,頻繁清洗更換,還滋生細菌、產生惡臭,影響車間環境。
低負荷的系統像 “營養不良的戰士”,抗沖擊能力極差:
? 常見場景:
1. 雨季進水稀釋→負荷更低,微生物活性雪上加霜;2. 工業廢水突發有毒物質→微生物種類單一、活性低,容易中毒死亡,系統瞬間 “癱瘓”;
? 額外風險:
長期 “穩” 會讓工作人員放松警惕,監測不及時,等發現問題時已錯過最佳調整時機,損失進一步擴大。

掃二維碼 微信關注
詳細咨詢
聯系綠豐環保
12年專注食品工業水治理一站式服務
在這里統統幫您解決!
地址:河南省新鄉市國家863新鄉科技產業園T12
15343739724